自从《酱园弄·悬案》上映以来,豆瓣评分始终徘徊在5.7分左右。这个评分,既出乎意料,又在情理之中。作为今年最具话题性的华语电影,它集合了知名导演与全明星阵容,并且改编自民国时期的一宗奇案,因此在拍摄阶段便已吸引了广泛关注。该片连续两年被评为年度最受期待华语电影。然而,过高的期待和过度的关注,最终让这部电影在正式上映后,背负了“盛名之下,难副”的争议与负面评价。
事实上,春节档之后,国产电影的讨论度一度沉寂,直到《酱园弄·悬案》才重新点燃了观众的热情,成为一部备受关注的作品。
01
展开剩余88%陈可辛是我个人非常喜爱的导演。早期他在香港执导了《甜蜜蜜》和《金枝玉叶》等经典作品,之后北上内地,成为少数几位能够在中国市场成功的香港导演之一,留下了如《如果·爱》和《投名状》等引发广泛讨论的电影。当陈可辛宣布将执导《酱园弄·悬案》时,便引发了广泛热议,影片也一度计划进行“环大陆发行”,令许多人对其充满期待。可惜,最终的成果并未如人所愿。
《酱园弄·悬案》不仅没有如预期般完成“环大陆发行”,并且在去年戛纳电影节展映之后,电影便陷入了口碑危机,影片被迫重新剪辑。原本戛纳展映时长达150分钟的版本,被剪成了上下两部电影。如今上映的《悬案》部分时长为96分钟,意味着下部至少也会有90分钟左右。与戛纳版相比,电影不仅没有删减,反而增加了至少30分钟的戏份。
影片改编自作家蒋峰的中篇小说《翻案》,原著取材于“民国四大奇案”之一的“酱园弄杀夫案”。该案件本身并不复杂,但其发生背景的特殊性使其成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事件。1945年,正值日伪即将溃败,上海战火不断,一位瘦弱的女子詹周氏,在绝望中选择杀死并分尸她那暴力成性的丈夫。案件曝光后,社会各界对她的同情声一片,尤其是当时的一些女作家和知识分子纷纷站出来替她辩护。时值新旧政权交替,詹周氏最终得以免死,并安享晚年。
陈可辛的这部电影并不单纯复刻这宗民国奇案,而是通过詹周氏的血案,深刻审视那个动荡年代下的社会风云与众生相,展现出一幅浓烈的时代画卷。
章子怡饰演的詹周氏,成为了影片的核心人物。围绕着她的杀夫案,影片展开了对一群时代人物的描写,展示了各色人物复杂的命运纠葛。
02
电影的开头便以一场震撼人心的戏份奠定了全片的基调。詹周氏身形瘦弱,穿着沾满血迹的破旗袍,提着皮包缓步下楼,穿过黑暗的小巷,直至河边完成抛尸。随着皮包沉入水中,詹周氏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,既有痛苦,也有无法言喻的仇恨与决绝。
抛尸之后,她回到家中,却无意中将屋内流出的血迹洒到了楼下的算命先生宋瞎子(易烊千玺 饰)的脸上。身为盲人,他浑然不觉地走上街头,血迹斑斑的脸庞引发了路人惊恐围观。这一幕成为了“酱园弄杀夫案”的公之于众的开端。
影片的序幕便明确设定了接下来的主要冲突与悬疑。警察局长薛至武(雷佳音 饰)起初并未重视案件的真相,毕竟,詹周氏当场认罪,而且案件似乎并不复杂。然而,随着案件的曝光,舆论的声音逐渐扩大,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质疑声将案件推向了风口浪尖。
“杀夫动机是什么?”“身形瘦弱的詹周氏如何完成杀人并分尸?”“死者的头颅尚未找到便已定罪,是否草菅人命?”这些疑问不断涌现,令案件成为了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,甚至迅速改编成了舞台剧。
与此同时,历史的大背景也逐渐浮出水面。1945年的上海,随着日本投降、汪伪政权倒台,政治动荡使得詹周氏的案件进入了一个充满变数的法庭审判过程。两位关键女性角色的出现,成为了案件发展的转折点。
作家西林(赵丽颖 饰)以笔为武器,将詹周氏的案件推向公共舆论的中心,她的文字挑战了当时的社会风向。王许梅(杨幂 饰)则成为詹周氏内心觉醒的重要推手。通过她的陪伴与启发,詹周氏从最初的绝望和麻木,渐渐走向了自我觉醒。
03
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总结《酱园弄·悬案》,那便是“女性觉醒”。导演陈可辛显然并不满足于仅仅拍摄一部商业片,而是通过这部作品探讨了大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命运。
影片中的三位女性角色——詹周氏、西林与王许梅,代表了旧社会女性命运的三种不同突破。她们的互动构成了电影深刻的女性觉醒主题。詹周氏作为妻子,原本无名无声,她的“杀夫”是一个悲愤的反抗,而不是单纯的犯罪。西林作为思想觉醒的先锋,挑战了当时的社会禁忌。王许梅则是影片中最为感人的角色,她教会了詹周氏认字,教会她“活下去”。
这些女性角色的生命轨迹,展示了她们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如何挣扎、觉醒并最终走向自我主权。詹周氏的命运不再是历史的牺牲品,而是对抗暴力与压迫的鲜活力量。
与之对照的,是影片中的警察局长薛至武。这个角色象征着权力的压迫,他对詹周氏的穷追猛打,揭示了那个时代对个体生命的无情践踏。然而,正是这种压迫,促使了詹周氏的觉醒。最终,在影片结尾,薛至武的身份被揭示为汉奸,而詹周氏从被压制到反击,完成了命运的逆转。
04
说到影片的优点,不得不提章子怡的精彩表演。她将詹周氏的沉默、麻木与觉醒的内心变化演绎得入木三分。从她第一场出现时的冷漠到后期逐渐展现出的倔强与反抗,章子怡以极少的台词和动作,展现出了角色的复杂情感。这种微妙的内心戏,正是影片情感打动力的关键。
此外,电影在视听层面的完成度也相当出色。美术设计、服装道具都还原了那个年代的氛围,导演陈可辛则运用了娴熟的商业片叙事技巧,使得影片在视觉上保持了高度的艺术水准。尤其是一些精心设计的镜头,通过细节传递出深层的社会批判。
电影中对“公众”的塑造也十分值得一提。导演通过群体观众、记者与路人,展现了那个时代社会的冷漠与麻木,以及集体无意识的残酷性。影片在灰暗的色调中,揭示了“群体效应”如何扭曲了社会对正义的追求。
05
然而,电影也有其明显的缺陷。尽管章子怡的演技表现令人惊艳,但其他演员的表现却差强人意。影片中的群像戏未能达到预期效果,几乎每个演员都演得各自为政,缺乏整体的协同感。特别是
发布于:山东省淘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